上海同性试管助孕官网 > 上海供卵试管 >

一次性说透究竟什么是“熵”和“熵增”

2023-12-04 12:03

原创/王的学习笔记©

由于解释了某些商业、社会现象,而且听起来又高大上,导致“熵”或者“熵增”可能是现在严重被滥用的概念之一。

什么“系统的混乱程度”、“系统趋向于从有序向无序发展”、“生命以负熵为食”……等等表述都似是而非,甚至于引发一些错误认识:

这些我称之为“自定义熵”。

也就是找到跟“熵”的概念有点类似的表述,然后来和需要解释的现象进行类比。用看似科学表达方式增加自己的说服力。

而且这个说服力还不错,毕竟很多人也未必知道究竟什么是“熵”。

如果只是简单类比那无所谓,类比不讲求逻辑严格,用来辅助理解概念还有独到的价值;但不要把类比当概念本身,否则将在真正需要这个概念的时候会被坑。

左边的杯子刚刚滴入一滴墨水,墨水还没有完全与水混合,留下不规则路径;右边的杯子是经过足够长时间后,墨水完全与水均匀融合之后的样子。

从直观上看,哪一个更混乱?哪一个更无序?

显然是左边杯子更混乱和无序啊!

右边的十分均一、规律,甚至用数学描述水中墨滴的分布都很容易——都是均匀分布;但是左边这个,你描述一下墨滴的分布试试?

但其实左边的杯子熵更小,右边的熵更大。右边是左边“无序化”之后的结果。

这个“墨滴入水”是通常用来解释熵增的例子。

不知道你看到这个例子的时候什么感觉,我的感觉是:为什么不解释一下明明看起来更混乱的东西熵却更小?为什么经过“无序化”之后,看起来似乎更“有序”了?

这就是对“混乱”、“无序”这些概念随心所欲理解导致的结果。

“熵”是一个具有统计学含义的概念,如果不从统计学入手,就谈不上对这个概念理解。

把这个杯子滴墨水的情况简化一下:

假设有6个微观的墨分子,它们滴入杯子后可能占据的空间有两个,这会形成如图所示7种宏观表现:

A中,6个分子全部集中在上部,这时候只有一种可能性;

B中,5个分子在上部,1个在下部,这时候相当于从6个分子里随便选一个放到下部,所以共有6种可能性;

C中,4个分子在上部,2个在下部,相当于从6个分子里随便选2个放到下部,这是从6中选2的组合,根据组合公式共15种可能性;

D中,3个分子在上部,3个在下部,相当于从6个分子里随便选3个放到下部,这是从6中选3的组合,共20种可能性;

以此类推,E、F、G中分别有15、6、1种可能。

D这种宏观状态对应的微观墨分子状态最多,也就是D中墨分子的形态最多、最“自由”、最没有“受约束”。

如果一个一个地往杯中放入墨分子,最可能的情况是D,所以D这种宏观态“出现的可能性”最大,也就是概率最大。

由于概率最大,即使开始是A或G这种高度集中的情况,最终都会趋向于D这种均匀分布的情况,也就是A和G逐渐往中间的D靠拢。

因此熵概念中的“无序”指的是:

系统中微观态个数最多的情况。

微观粒子受约束越小,微观态的个数就越多;而要约束粒子就需要能量,这就是从宏观上看,能量总是从集中的地方向分散的地方流动的原因。

捋一下思路:

这个过程就是“熵增”。

上面的简化模型只有6个墨分子,如果是一万个墨分子经过计算就知道,A和G的出现可能性高度趋近于0。

因此“熵”的含义是:

微观个体的形态经过统计后,在宏观上表现出来、不断往概率最大方向移动的趋势。这个概率最大的方向就是宏观上看各处“均一”的方向。

相应“熵”也表达了以下通俗含义:

约束个体可以保持统一,但是保持统一需要不断施加和消耗能量。组成系统的个体越多,保持统一越难;

约束需要能量,但是能量不可能永存,于是需要向外获取。然而向外获取增加了系统复杂性;

微观态个数暴增,进而增加了熵增速率,也就增加了系统崩溃风险;

约束是暂时的,“自由”才是终极趋势,最“自由”也意味着最混乱;

低概率的事物才是能量集中的事物,才“有价值”。当然,由于概率低,风险自然也高;相应,最“自由”、概率最大、最没风险的事,也就最“没价值”;

当然,其他“通俗含义”还有很多,因为熵增是宇宙基本规律之一,到处都有其表现十分正常。

最后还是想吐槽下流传已久的一句话:生命以负熵为食。

熵的数学定义是:S=klnΩ

k为玻尔兹曼常数,k=1.3807x10-23J·K-1;Ω就是前面一直说的微观态个数。

很显然,k是正数、Ω也是正数,两个正数相乘怎么会得到负数?哪里来的负熵?所有的熵都是大于等于0的。

所谓“生命以负熵为食”想表达的只不过是“生命会从熵比自己低的地方获取能量,维持自身的稳定性;通过加速对方熵增速率(比如杀死对方),来降低自己熵增速率。”

恭喜!以熵为基础的各种花里胡哨的概念,再也没那么容易骗到你了。